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有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无英文摘要标准格式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21年 27卷 1期
刊出日期:2021-01-30

论著
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
药物与临床
 
       论著
1 MicroRNA-193a 通过靶向 WT1抑制肝细胞癌发生的机制研究
刘亚琪, 郑承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1
目的: 通过检测miR-193a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组织中以及其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在HCC中的机制。方法: 肝癌组织和相邻非癌的正常组织取自武汉市中医医院的 75 名肝癌患者, 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 PCR)法比较miR-193a和 Wilms'肿瘤 1基因(WT1)在肝癌组织和相邻非癌的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探讨肝癌组织中miR-193a的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是否转移、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检测肝癌细胞系MHCC97H,HCCLM3,Huh7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O2中miR-193a表达。此外,过表达和抑制miR-193a后通过细胞计数CCK-8法对HCC细胞增殖进行检测。通过异种移植物肿瘤形成试验观察抑制miR-193a是否加速HCC的肿瘤生长。通过双重荧光素酶测定法证实WT1是否为miR-193a的靶点基因。结果: 相对于非癌组织,肝癌组织中miR-193a相对于表达显著降低(P<0.01),WT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同时miR-193a的表达在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肝癌细胞系(P<0.05~P<0.01)。肝癌患者TNM分期(P=0.004)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P=0.013)在miR-193a低表达组患者相对于高于miR-193a高表达组更为严重。生存分析表明低表达miR-193a的肝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此外,发现过表达miR-193a抑制HCC细胞增殖,而抑制miR-193a表达促进了HCC增殖。在体外miR-193a过表达抑制了HCC的肿瘤生长。荧光素酶试验证实WT1是miR-193a的靶点基因。结论: miR-193a可通过靶向WT1抑制HCC发生。
2021 Vol. 27 (1): 1-4 [摘要] ( 200 ) HTML (1 KB)  PDF (1516 KB)  ( 200 )
5 异氟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支循环形成及Notch通路的影响
张敏, 项明琼, 油文静, 伍璀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2
目的: 探讨异氟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支循环形成及Notch通路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3mg/kg)、异氟醚低剂量组(50μg/kg)、异氟醚高剂量组(100μg/kg),每组18只;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异氟醚低、高剂量组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依达拉奉组、异氟醚低、高剂量组建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天1次,持续给予1周,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域微血管密度,神经运动功能评分,获取双侧贴纸去除及平衡木过杆实验结果,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域神经元结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Notch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神经元细胞完整;模型组海马区可见大量坏死神经元,神经细胞核固缩,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依达拉奉组、异氟醚高剂量组神经元细胞结构较为完整,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异氟醚低剂量组仍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区域微血管密度、Notch1、VEGF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异氟醚低剂量组、异氟醚高剂量组脑缺血再灌注区域微血管密度、Notch1、VEGF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降低(P<0.05);且异氟醚高剂量组脑缺血再灌注区域微血管密度、Notch1、VEGF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异氟醚低剂量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低于异氟醚低剂量组(P<0.05)。异氟醚高剂量组脑缺血再灌注区域微血管密度、Notch1、VEGF mRNA和蛋白水平、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与与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醚能明显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支循环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异氟醚可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域组织Notch1、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激活Notch信号通路有关。
2021 Vol. 27 (1): 5-10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1424 KB)  ( 146 )
11 他汀类对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脂IL-6 TNF-α和血液粘度的影响
韩雪, 陈丽杰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3
目的: 探讨他汀类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MI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中均行PCI及相应药物治疗,而试验组加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检测治疗前后血脂、IL-6、TNF-α和血液粘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比起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血脂水平(HDL-C、LDL-C、TC、T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NBH)和全血低切黏度(NBL)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试验组降低得更为明显(P<0.05);实验组的血清IL-6、TNF-α、NBH与NBL水平增长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加用瑞舒伐他汀可明显抑制IL-6、TNF-α水平和血液粘度,同时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
2021 Vol. 27 (1): 11-14 [摘要] ( 120 ) HTML (1 KB)  PDF (1216 KB)  ( 144 )
15 穿龙薯蓣皂苷元对CIA小鼠脾脏Treg细胞的影响
梁秀军, 代俊利, 李强, 郭亚春, 高亚贤, 宋鸿儒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4
目的: 在胶原性关节炎小鼠模型中初步探讨穿龙薯蓣皂苷元对其脾脏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 通过将鸡Ⅱ型胶原乳剂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后免疫DBA1/J小鼠,建立胶原性关节炎(CIA)模型。通过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选CIA小鼠脾脏中的CD4+CD25+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的纯度,并体外培养。穿龙薯蓣皂苷元作用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CIA模型小鼠。MACS法分选CIA小鼠脾脏Treg细胞纯度达90%以上。穿龙薯蓣皂苷元作用48h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Foxp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上清中IL-10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穿龙薯蓣皂苷元能显著提高CIA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的比例、转录因子Foxp3和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
2021 Vol. 27 (1): 15-17 [摘要] ( 96 ) HTML (1 KB)  PDF (1837 KB)  ( 186 )
18 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代晨旭, 蔡宁, 官双双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椎管内麻醉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进行椎管内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分成两组,各96例。对照组术中行丙泊酚治疗,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NE、E、Cor),观察两组手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SpO2)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NE、E、Co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NE、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后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CD3+、CD4+、CD8+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9%,对照组为21.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5,P=0.002)。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椎管内麻醉手术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且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2021 Vol. 27 (1): 18-22 [摘要] ( 122 ) HTML (1 KB)  PDF (1227 KB)  ( 106 )
23 丙泊酚对老年痴呆大鼠AMPK自噬通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郑仲磊, 张万平, 苏玉强, 薛沙, 范晓英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老年痴呆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自噬通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50mg/kg)、丙泊酚低、高剂量组(50、100mg/kg)。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丙泊酚低、高剂量组海马注射β样淀粉蛋白1-42(Aβ1-42)建立老年痴呆模型,建模成功后,盐酸米诺环素组、丙泊酚低、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试验周期为4周。试验结束后,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神经认知功能,将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HE染色进而观察其病理结构,将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吖啶橙染色进而观察其自噬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AMPK、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较多,排列整齐;模型组海马区见片状神经元坏死,数目减少,核固缩明显;丙泊酚低剂量组坏死神经元细胞减少;盐酸米诺环素组、丙泊酚高剂量组海马区见少量坏死神经元细胞,神经元细胞结构完整。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AMPK、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神经元自噬小体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米诺环素组和丙泊酚低、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AMPK、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神经元自噬小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盐酸米诺环素组比较,丙泊酚低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AMPK、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神经元自噬小体水平明显降低(P<0.05)。丙泊酚高剂量组与盐酸米诺环素组逃避潜伏期时间、AMPK、NR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神经元自噬小体水平相近(P>0.05)。结论: 丙泊酚能增加老年痴呆大鼠神经元自噬水平进而明显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其机制与丙泊酚抑制AMPK信号通路有关。
2021 Vol. 27 (1): 23-27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1584 KB)  ( 248 )
28 右美托咪定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中对苏醒期恢复质量及血清IL-1β TNF-α水平的影响
陈波, 于明帅, 罗恒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7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中对苏醒期恢复质量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在七氟烷吸入全麻后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持续泵入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躁动发生率及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差异。结果: 两组术中输液总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研究组不同时点及组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Waldχ2组别=4.097,Waldχ2时点=30.388,P组别=0.043,P时点<0.001)。重复测量方差结果显示,两组不同时点VAS评分、血清TNF-α、IL-1β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30min、2h及24h的VAS评分、血清TNF-α、IL-1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降低患者恢复期躁动,且对患者炎症反应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2021 Vol. 27 (1): 28-32 [摘要] ( 96 ) HTML (1 KB)  PDF (1232 KB)  ( 181 )
33 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
国松, 姜万维, 郭旭东, 秦丹, 宋永姣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8
目的: 研究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实施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以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本院腹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法,观察组接受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在T1、T2阶段MAP、HR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T4、T5阶段MA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T2、T5阶段SpO2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临床上在LC术中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可明显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27 (1): 33-36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1224 KB)  ( 131 )
37 睡眠障碍伴发焦虑抑郁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析
苟显娜, 赵丽莉, 吴静悦, 孙赛男, 唐向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09
目的: 探究睡眠障碍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睡眠障碍伴发焦虑、抑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70例同期检查健康对象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焦虑和抑郁评分,并采用pearman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Scale for Anxiety ,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分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血流分析仪曲线计算,观察组患者的左、右侧脑半球相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pearman分HAMA评分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发现HAMA评分HAMD评分与观察组患者的双侧大脑半球相位差、增益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睡眠障碍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显著降低,但其调节功能损伤程度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无显著相关,临床上无法采用HAMA量表、HAMD量表评价其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受损程度。
2021 Vol. 27 (1): 37-40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1501 KB)  ( 201 )
41 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固定后早期康复锻炼对PRWE评分肿胀评分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曹亮, 赵志根, 洪顾麒, 方加虎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0
目的: 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固定后早期康复锻炼对PRWE评分、肿胀评分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26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13例。对照组患者在石膏固定后给予常规自主锻炼,研究组患者给与早期康复锻炼。于7d后观察两组肿胀评分差异,3个月后观察两组PRWE评分、腕关节功能差异。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肿胀评分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研究组肿胀评分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RWE评分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胀评分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研究组PRWE评分变化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级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主观活动度、捏力、握力总体四个等级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主观活动度、捏力、握力优良合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运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石膏固定后,效果明确,有助于缓解术后肿胀,改善PRWE评分,加快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但进行锻炼时需注意训练频率与程度的把控。
2021 Vol. 27 (1): 41-44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1274 KB)  ( 283 )
45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清miR-214 galectin-3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侯培培, 于倩, 矫妮, 孟锦, 栾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1
目的: 检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微小RNA-214(miR-214)、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并探讨其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72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为心衰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出院12个月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分为心血管事件组23例和非心血管事件组4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1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galectin-3、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血清miR-214、galectin-3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心衰组miR-214、galectin-3、LVESD、LVEDD、NT-proBNP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miR-214、galectin-3水平与LVESD、LVEDD、NT-proBNP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心血管事件组miR-214、galectin-3、LVESD、LVEDD、NT-proBNP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LVEF低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miR-214、galectin-3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VEF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miR-214、galectin-3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预后预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2021 Vol. 27 (1): 45-49 [摘要] ( 93 ) HTML (1 KB)  PDF (1255 KB)  ( 97 )
50 CIAPIN1通过抑制ERK1/2途径对膀胱尿路上皮癌增殖和转移的作用研究
袁晓菲, 彭洪涛, 马建锋, 邵丽军, 王海江, 张朝华, 张定元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2
目的: 探究CIAP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系J82、T24、UM-UC-3和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为研究对象,qRT-PCR检测细胞CIAPIN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IAPIN1、p-ERK1/2和ERK1/2 蛋白表达水平;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标记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结果: 与SV-HUC-1组相比,T24、UM-UC-3和J8两组细胞中CIAP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T24组细胞变化最为明显,因此选取T24进行后续实验。与NC组相比,si-CIAPIN1组EdU阳性细胞数、细胞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ERK1/2 / 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i-CIAPIN1组相比,si-CIAPIN1+ U0126组EdU阳性细胞数、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p-ERK1/2 / 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CIAPIN1通过抑制ERK1/2途径磷酸化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2021 Vol. 27 (1): 50-55 [摘要] ( 85 ) HTML (1 KB)  PDF (2572 KB)  ( 136 )
56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蒙沙, 张杨, 岳溪, 李健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3
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15例初诊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ALC、AMC、LMR等资料,随访统计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①115例MM患者外周血ALC为(0.22~13.48)×109L-1,平均(1.77±0.45)×109L-1;外周血AMC为(0.01~0.98)×109L-1,平均(0.45±0.12)×109L-1;LMR为1.18~12.74,平均4.74±0.85。②将外周血ALC、AMC、LMR中位值作为截断值进行分组,高ALC组及低ALC组、高AMC组及低AMC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lactate dehydrogenase,β2-MG)等资料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高LMR组、低LMR组患者Hb、β2-MG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高ALC组、低AMC组、高LMR组患者总体OS显著高于低ALC组、高AMC组、低LMR组(P<0.05)。④Cox多因素分析示,DS分期Ⅲ期、LDH>245U/L、Hb≤110g/L、ALC≤0.65×109L-1、LMR≤3.85是初治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M患者ALC、AMC、LMR水平与预后相关,临床可根据结果初步评估及预测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2021 Vol. 27 (1): 56-60 [摘要] ( 112 ) HTML (1 KB)  PDF (1575 KB)  ( 254 )
61 血流储备分数联合血清ESM-1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黄麒, 崔燕, 傅英杰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4
目的: 探究血流储备分数(FFR)联合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血管事件(CE)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AMI患者PCI术后CE和ISR的影响因素,及FFR联合ESM-1对PCI术后CE和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CE组和ISR组ESM-1分别高于无心血管事件(NCE)组、无支架内再狭窄(NISR)组,FFR值分别低于NCE组、NISR组(P<0.05);FFR联合ESM-1预测CE、ISR的AUC分别为0.874、0.884,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能力(P<0.05);ESM-1是AMI患者PCI术后1年内CE的独立风险因素,FFR是术后1年内ISR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ESM-1是AMI患者PCI术后1年内CE、ISR的独立风险因素,FFR是独立保护因素,两者联合对患者PCI术后CE和ISR的预测价值较高。
2021 Vol. 27 (1): 61-65 [摘要] ( 85 ) HTML (1 KB)  PDF (1343 KB)  ( 123 )
66 非小细胞肺癌中circHIPK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陈桂德, 齐林, 戎雪冰, 宗围, 王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5
目的: 环状RNA在人类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检测circHIPK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评估其作为NSCLC生物学标志物对临床诊断和决策的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ircHIPK3在54例NSCLC癌组织和相对应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数据,分析circHIPK3作为NSCLC诊断和预后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结果: circHIPK3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增加(P<0.001);患者血浆circHIPK3水平较健康体检者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01)。癌组织中circHIPK3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表明,circHIPK3具有相对较高的诊断价值,NSCLC癌组织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NSCLC患者血浆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Kaplan-Meier分析显示circHIPK3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高表达患者有较低的生存率(χ2=3.657,P=0.026)。Cox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circHIPK3高表达是NSCLC预后差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circHIPK3可能是NSCLC诊断和预后潜在的分子生物标志和治疗靶点。
2021 Vol. 27 (1): 66-70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1787 KB)  ( 120 )
71 精准应用PDCA管理工具降低腹部急诊外科住院患者主要医院感染发生率
唐冠杰, 池水晶, 孙志德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6
目的: 监测腹部急诊外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具体数据及分类情况,评估腹部急诊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目标监测的质量,针对性制定可靠的预防措施,达到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方法: 通过对2016年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监测及分析,将发现的主要感染类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查找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进行PDCA管理,将任务分解后预计2019年内完成。通过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以证实PDCA效果的有效性。结果: 2016年患者综合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91%,手术部位感染(SSI)为主要感染类型,感染率为3.6%。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发现,SSI的易感因素为:NNIS评分≥3的SSI发生率高于NNIS评分<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2.687,P<0.05)。术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SSI发生率高于术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SS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9.092,P<0.05)。手术时间≥3h的SSI发生率高于手术时间<3h。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9.087,P<0.05)。通过精准应用PDCA管理达到2019年的SSI发生率明显下降,由3.6%下降至1.33%(χ2=3.565,P<0.05)。结论: NNIS评分≥3,术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均能成为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PDCA管理,可以有效降低SSI发生率。
2021 Vol. 27 (1): 71-74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1214 KB)  ( 282 )
       临床研究
75 早期负重对跟腱断裂术后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李陈, 董斌, 陈廷, 周翔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7
目的: 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负重对愈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负重组20例(男18例),年龄(41.20±8.13)岁;于术后第2日佩戴支具下地部分负重行走,第5周完全负重;对照组20例(男19例),年龄(44.40±10.03)岁,术后石膏固定暂不负重,从第7周更换跟腱靴部分负重,第8周完全负重;两组均于第3周开始踝部被动伸屈锻炼,第7周开始主动伸屈锻炼。两组由同一组医生采用相同术式。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跟腱相对静息角(R-ATRA)及跟腱断裂评分(ATRS)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症方面:负重组2例切口延迟愈合;对照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再断裂,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两组患者跟腱均愈合。术后第2日R-ATRA分别为:早负重组[-9.50±6.51度(n=20)],对照组[-11.6±6.41度(n=20)],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月R-ATRA分别为:早负重组[9.28±7.68度(n=20)],对照组[4.83±11.58度(n=19)]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2月及术后1年ATRS评分分别为:早负重组[53.35±9.94(n=20)]、[78.84±5.72(n=19)],对照组[45.47±10.57(n=19)]、[72.83±4.05(n=18)]两组在2月及12月ATRS存在差异(P<0.05),早负重组>对照组。结论: 跟腱断裂术后早期负重不增加跟腱延长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2021 Vol. 27 (1): 75-78 [摘要] ( 124 ) HTML (1 KB)  PDF (1381 KB)  ( 201 )
79 不同方式的白内障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眼内炎以及预后的不良影响
陈爱华, 王成金, 周艳梅, 杨忠盛, 李妍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8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的白内障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眼内炎以及预后的不良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眼科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636例(1645眼)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为超声乳化组828例(843眼)和囊外摘除组808例(802眼)。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白内障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的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多因素的影响。结果: 超声乳化组与囊外摘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前视力、眼压的临床指标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内感染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手术方式、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内障患者的年龄(≥65岁)、糖尿病、囊外摘除术、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5min)、切口长度(≥5mm)均是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改善白内障患者的眼压及视力,但超声乳化术整体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方式,极大的改善了患者术后眼内炎发生率。
2021 Vol. 27 (1): 79-83 [摘要] ( 95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215 )
84 CDKN3和FOXA1 mRNA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
王凡, 刘伟, 李强, 王建勋, 张四新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19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和叉头框蛋白A1(FOXA1)mRNA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和解放军陆军第82集团军医院就诊的9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9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CDKN3和FOXA1 mRNA表达情况;分析高、低级别直肠癌患者血清CDKN3和FOXA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CDKN3、FOXA1 mRNA水平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预测CDKN3和FOXA1 mRNA水平对高、低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CDKN3与FOXA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级别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低级别直肠癌患者(P<0.05);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CDKN3 mRNA诊断高、低级别直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截断值为5.317,灵敏度为63.8%,特异性为94.4%;FOXA1 mRNA诊断高、低级别直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截断值为0.740,灵敏度为70.7%,特异性为97.2%。结论: 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表达量上升,且高级别直肠癌患者二者表达量显著高于低级别直肠癌患者,CDKN3、FOXA1 mRNA参与直肠癌病情进程与发展,对高、低级别直肠癌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2021 Vol. 27 (1): 84-88 [摘要] ( 80 ) HTML (1 KB)  PDF (1347 KB)  ( 172 )
89 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SP-D TGF-β及IL-4水平的影响
刘丹, 杨显贵, 高晓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0
目的: 分析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SP-D、TGF-β及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简单分为甲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乙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方法),每组均为60例;再选取同期我院搜集的60例体检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比较患儿治疗之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基础生命体征(发热、喘息、肺部啰音以及咳嗽等)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SP-D、TGF-β及IL-4水平。结果: 乙组患儿发热、喘息、肺部啰音以及咳嗽等消失时间显著短于甲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患者血清SP-D、TGF-β及IL-4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甲组和乙组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清SP-D及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SP-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低于甲组,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更低,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与此同时可显著降低患儿的血清SP-D、IL-4水平,提高TGF-β水平。
2021 Vol. 27 (1): 89-91 [摘要] ( 79 ) HTML (1 KB)  PDF (1221 KB)  ( 161 )
92 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陈娇月, 山秀杰, 刘敏, 何建秋, 刘晓燕, 高宇, 韩桂艳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住院的131例T2DM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UAC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B组)46例(UACR<30mg/g)、微量蛋白尿组(C组)43例(UACR30~299mg/g)、大量蛋白尿组(D组)42例(UACR≥300mg/g)。同期46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A组),比较各组之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钙(Ca)、血磷(P)、肌酐(CRE)、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甲状旁腺激素(PTH)、UACR、25羟基维生素D[25-(OH)D3]、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的差异。结果: 4组的25-(OH)D3水平分别为35.78±4.99ng/mL、26.81±1.99ng/mL、24.10±4.41ng/mL、20.63±4.60ng/mL (F=108.228,P<0.01),AGEs水平分别为27.85±9.57ng/L、37.68±9.80ng/L、55.75±7.69ng/L、92.60±5.88ng/L(F=294.843,P<0.01),sRAGE水平分别为46.11±7.64ng/mL、36.79±8.88ng/mL、29.02±4.41ng/mL、20.75±4.51ng/mL (F=114.109,P<0.01),各指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3与BMI、WC、FBG、HbA1c、UACR、AGEs均呈负相关(r=-0.168、r=-0.337、r=-0.662、r=-0.682、r=-0.535、r=-0.659,P<0.05或0.01),与sRAGE呈正相关(r=0.69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C、UACR、AGEs、sRAGE是25-(OH)D3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25-(OH)D3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出现下降,其下降水平与AGEs独立相关,可能通过AGEs-RAGE信号通路参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2021 Vol. 27 (1): 92-96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1258 KB)  ( 151 )
97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Stathmin VEGF-C表达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师路, 何家杰, 王聆宇, 付堂清, 李林浦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2
目的: 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于我院进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和术后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者40例,所占比例为38.10%,中位复发时间为术后18个月。复发转移组术后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病理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病灶最大直径、术后辅助放化疗与未复发转移组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期、病灶最大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术后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Stathmin、VEGF-C表达与复发转移具有相关性,其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2021 Vol. 27 (1): 97-100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1232 KB)  ( 151 )
1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康复者血浆疗效分析
沈道谦, 杨婧立, 袁治, 董璇, 周若水, 刘梓妍, 钟锋, 蔡举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征以及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4月26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的6例接受康复者血浆治疗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6例患者中,重型4例,危重型2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6例),咳嗽(6例),伴有乏力(3例),腹泻(1例)。淋巴细胞比例下降(3例),高敏肌钙蛋白及谷丙转氨酶升高各1例。早期肺部CT表现为双肺外带散在磨玻璃样改变。危重型双肺出现弥漫性磨玻璃样高密度影、大片棉团状实变影。6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均接受康复者血浆治疗,其中,5例输注过程顺利,1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最终均治愈出院。结论: COVID-19多以发热和咳嗽为首发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康复者血浆对重型或危重型COVID-19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须注意其潜在的副作用。
2021 Vol. 27 (1): 101-104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1658 KB)  ( 346 )
105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状况的影响
宋菊香, 夏薇青, 马辉, 王天智, 刘翠红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4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行MHD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方案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析肾功能、矿物质以及骨代谢状况,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皮肤瘙痒、关节疼痛、肌无力和高血压等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骨保护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有效改善MHD患者临床症状,纠正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2021 Vol. 27 (1): 105-108 [摘要] ( 69 ) HTML (1 KB)  PDF (1235 KB)  ( 197 )
109 AmpC ompK35在亚胺培南诱导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中的相关性研究
胡颖嵩, 卫明, 唐晶, 叶巍, 杨楷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5
目的: 探讨AmpC、ompK35在亚胺培南诱导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集我院分离培养的肺炎克雷伯菌200株,其中耐亚胺培南菌株50株(A组),不耐亚胺培南菌株150株(B组),采用PCR方法检测AmpC、ompK35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mpC、ompK35蛋白表达。结果: A组AmpC基因、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58±0.122)和(1.501±0.106),明显高于B组(P<0.05);A组ompK35基因、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12±0.110)和(0.611±0.107),明显低于B组(P<0.05);AmpC基因与ompK35基因呈负相关(r=-0.329,P<0.05);AmpC蛋白与ompK35蛋白呈负相关(r=-0.435,P<0.05)。结论: 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AmpC表达量升高,ompK35表达量降低,两者可能在耐药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2021 Vol. 27 (1): 109-111 [摘要] ( 97 ) HTML (1 KB)  PDF (1680 KB)  ( 172 )
112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郑金艳, 肖莎, 吴然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6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份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127例,收集人口基线特征、围手术期特点,骨折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无心脏并发症组与心脏并发症组在年龄、BMI、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脑梗死史和用药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脏并发症组与心脏并发症组在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抗骨质疏松药物均为术后心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年龄越大、BMI越高,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及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术后心脏并发症的风险高。
2021 Vol. 27 (1): 112-115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1228 KB)  ( 205 )
116 IGF-I EGFR在子宫组织的表达及与肌瘤复发的关系
颜红丽, 郑丽华, 白昌民, 邵美丽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肌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5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子宫肌瘤组织、瘤旁组织、子宫肌层组织中的IGF-I、EGFR表达情况。术后随访1年,根据肌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7例)和未复发组(88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3种子宫组织中的IGF-I、EGFR表达情况。结果: IGF-I、EGFR在不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肌瘤组织、瘤旁组织、肌层组织中的IGF-I、EGFR表达情况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I、EGFR在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且IGF-I、EGFR的表达强度增强可能为肌瘤复发的潜在因素之一。
2021 Vol. 27 (1): 116-120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219 )
121 臭氧皮内注射联合低温等离子神经消融术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评价
杨晓辉, 刘晓慧, 马云改, 杨占民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8
目的: 观察臭氧皮内注射联合低温等离子神经消融术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温等离子神经消融术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治疗后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VAS评分治疗后8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臭氧皮内注射联合低温等离子神经消融术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比单纯使用臭氧皮内注射能更好的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2021 Vol. 27 (1): 121-124 [摘要] ( 87 ) HTML (1 KB)  PDF (1251 KB)  ( 175 )
125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临床效果与AST ALT UA水平的影响
卢晓静, 周志安, 苏彬, 郝凤杰, 王立东, 周桂荣, 邢晓芳, 郭海梅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29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临床效果与AST、ALT、U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的3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采用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采用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AST、ALT、UA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显效78例,有效5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5.33%;B组患者显效80例,有效6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LT、AST、UA各项指标中,B组指标明显优于A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也应注意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2021 Vol. 27 (1): 125-127 [摘要] ( 95 ) HTML (1 KB)  PDF (1197 KB)  ( 237 )
128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与MSCT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聂云雷, 侯庆玲, 张呈祥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0
目的: 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SR)及多层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MSCT)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2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比较MSCT与手术病理(金标准)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出超声弹性成像SR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最佳阈值,对2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予以诊断,分析MSCT及超声弹性成像SR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结果: 2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292个结节中,良性结节193个,恶性结节99个,MSCT共诊断准确237个(81.16%),Kappa值0.599,一致性中度。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SR值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超声弹性成像SR对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UC=0.956,P<0.05),且其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最佳阈值为2.978;超声弹性成像SR最佳阈值对甲状腺结节共诊断准确266个(91.10%),Kappa值0.806,一致性极强。MSCT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率均低于超声弹性成像S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SR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性高于MSCT,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2021 Vol. 27 (1): 128-130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1303 KB)  ( 222 )
131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血脂MMP-9因子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陈冬琳, 邓晓兰, 刘煜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1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血脂、MMP-9因子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9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有93例、94例患者完成治疗。小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40mg/d的氟伐他汀治疗,大剂量组则给予80mg/d氟伐他汀治疗,均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钙蛋白(cTnT)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MMP-9、NT-proBNP、cTnT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的TC、LDL-C、MMP-9、NT-proBNP、cTnT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指数明显升高,LVEDd、LVESd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LVESd指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以恶心、头晕、腹痛、低血压为主,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51%、17.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能够有效干预AMI患者血脂水平,降低MMP-9因子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且大剂量(80mg/d)的治疗效果更优。
2021 Vol. 27 (1): 131-135 [摘要] ( 65 ) HTML (1 KB)  PDF (1254 KB)  ( 118 )
136 以食管外症状为表现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步光奎, 廖江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2
目的: 观察以食管外症状为表现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老年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食管外症状将患者分为食管外症状组和非食管外症状组。分析食管外症状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GERD患者发生食管外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GERD患者食管外症状发生率约为52.59%,以咽喉异物感、慢性咳嗽、反流性咽喉炎最多见,分别占31.97%、24.59%、18.85%;两组患者在COPD、钙通道拮抗剂药、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便秘、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BMI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焦虑抑郁(OR:3.891,95%CI: 1.254~5.169,P<0.001)、食管裂孔疝(OR:4.114,95%CI:2.013~6.242,P<0.001)、BMI(OR:3.457,95%CI: 2.287~4.728,P=0.001)、吸烟(OR:2.782,95%CI: 1.651~3.907,P=0.009)为老年GERD患者发生食管外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GERD患者以咽喉异物感、慢性咳嗽、反流性咽喉炎为常见食管外症状;焦虑抑郁、食管裂孔疝、BMI、吸烟是老年GERD患者发生食管外症状的危险因素。
2021 Vol. 27 (1): 136-140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335 )
141 早期乳腺导管内癌钼靶X线超声造影表现及与免疫组化HER-2 nm-23表达的关系
冯华梅, 刘颖, 宋倩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3
目的: 探究早期乳腺导管内癌(DCIS)钼靶X线、超声造影(CUES)表现及与免疫组化HER-2、nm-23表达关系。方法: 回顾性的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DC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具钼靶X线、CUES图像资料及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nm-23表达水平、收集患者影像学特征,并采用Spearman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免疫组化检查HER-2高表达36例、HER-2低表达44例,nm-23高表达38例、nm-23低表达42例。HER-2高表达组血管分布异常、非向心性增强、高增强、非均匀增强占比及峰值强度(PI)均显著高于HER-2低表达组(P<0.05),且HER-2高表达组的时间强度峰值(TTP)显著低于HER-2低表达组(P<0.05);nm-23高表达组非放射性增强占比及TTP显著高于nm-23低表达组(P<0.05),而PI显著低于nm-23低表达组(P<0.05)。HER-2高表达与TTP均呈正相关(P<0.05),与PI呈高度负相关(P<0.05);nm-23高表达与TTP呈负相关(P<0.05),与PI呈正相关(P<0.05)。结论: 钼靶X线、CUES特征与免疫组化HER-2、nm-23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血管分布异常、向心性增强、高增强、放射状增强及TTP较高而PI较低应怀疑为HER-2高表达,TTP较低、PI较高则应当怀疑nm-23高表达。
2021 Vol. 27 (1): 141-145 [摘要] ( 90 ) HTML (1 KB)  PDF (1243 KB)  ( 105 )
       药物与临床
146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评分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
刘海龙, 王志刚, 龚箭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4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1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钙尔奇D片,疗程12个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择泰)。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年后的疼痛评分,相关部位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及骨密度各项指标、其它骨代谢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不同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均<0.001)、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别不同,且治疗组变化幅度更大(P均<0.001)。两组患者的血钙(Ca)、血磷(P)、BG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存在交互作用;两组患者的B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患者治疗前后,BAL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不同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均<0.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别不同,且治疗组变化幅度更大(P均<0.001)。对照组发生率为7.50%,治疗组发生率为8.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唑来膦酸能够有效改善骨痛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2021 Vol. 27 (1): 146-149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1231 KB)  ( 174 )
150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血清TNF-α hs-CRP Hcy水平的影响
刘海超, 闫建炜, 温宏峰, 王培福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5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及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1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采用基础治疗+阿替普酶,联合组采用基础治疗+阿替普酶+丁苯酞,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检测并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血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TNF-α、hs-CRP、Hcy。结果: 联合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NSE、S100β均与本组治疗前相比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D-D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降低,APTT、PT升高;且联合组治疗后FIB、D-D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PTT、PT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hs-CRP、Hcy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TNF-α、hs-CRP、Hcy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阿替普酶治疗相比,联合丁苯酞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2021 Vol. 27 (1): 150-155 [摘要] ( 118 ) HTML (1 KB)  PDF (1264 KB)  ( 196 )
156 帕罗西汀奥氮平分别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HAMD BI及NIHSS评分的影响
马汉, 王辉, 王梦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6
目的: 探究帕罗西汀和奥氮平分别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脑卒中抑郁患者12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3组,帕罗西汀联合组、奥氮平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帕罗西汀联合组行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奥氮平联合组行奥氮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单独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疗程均为8周。对比三组的治疗疗效、NIHSS、HAMD、B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帕罗西汀联合组与奥氮平联合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Z=3.063、2.301,P均<0.05);帕罗西汀联合组与奥氮平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167)。治疗后三组NIHSS、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帕罗西汀联合组与奥氮平联合组的NIHSS、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帕罗西汀联合组、奥氮平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67%、80.95%、78.57%,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单独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奥氮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应用于脑卒中抑郁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能力,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1 Vol. 27 (1): 156-159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216 )
160 火针水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观察
国艳艳, 夏淑文, 高金花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7
目的: 探讨火针、水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到我院针灸科及中医科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人数相同,均为3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水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针、水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获益情况、VCSS评分情况以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获益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在治疗后,观察组VCSS评分为(2.01±0.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发现,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观察组复发率为0,经检验,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火针、水针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VCSS评分,且远期疗效稳定,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2021 Vol. 27 (1): 160-162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1217 KB)  ( 274 )
163 两种镇静镇痛方法在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莫柳军, 郭浩, 杨莉萍, 徐智娟, 苏宁, 刘俊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8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镇静镇痛诱导以替代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入住本院重症医学科因各种原因须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分组方式为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舒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舒芬太尼组:插管前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25~0.5μg/kg+咪唑安定0.025~0.05mg/kg;芬太尼组:插管前静脉给予芬太尼0.5~1μg/kg+咪唑安定0.025~0.05mg/kg;给予药物后4~5min,立即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患者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同时监测插管时反流误吸、呼吸暂停、心律失常、插管成功需要的次数、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全身麻醉诱导期呛咳发生率及严重情况。结果: 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患者入院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不同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同一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间,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出现逐渐升高趋势,呼吸频率、心率出现逐渐降低趋势(P均<0.001)。舒芬太尼组在返流误吸,呼吸暂停,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插管成功需要耗费的次数少于芬太尼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出现呛咳程度好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镇静镇痛诱导较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方案更安全可靠。
2021 Vol. 27 (1): 163-166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1226 KB)  ( 147 )
       文献综述
167 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张静, 何欢, 曾雪倩, 王晓玲, 汪涛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39
2021 Vol. 27 (1): 167-169 [摘要] ( 169 ) HTML (1 KB)  PDF (1227 KB)  ( 325 )
170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肾炎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丁娜, 王博, 黄彬涛, 郝健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40
2021 Vol. 27 (1): 170-173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1251 KB)  ( 201 )
174 跟骨骨折微创手术研究及解剖学新进展
王玺喆, 韩小平, 张杰, 张华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21.01.041
2021 Vol. 27 (1): 174-176 [摘要] ( 104 ) HTML (1 KB)  PDF (1204 KB)  ( 238 )
冀ICP备17001990号-1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677号
版权所有 © 2016 《河北医学》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